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经管资讯 >>管理前沿管理前沿
管理的最低要求是什么?阿里巴巴16字管理真言
2018-12-18 23:43:38【管理前沿】人已围观
简介阿里巴巴16字管理真言~目标清晰首先是“目标清晰”。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其实很多人设定的目标都是假的,根本就不清晰。目标清晰有两层含义,一是团队的目标要非常清晰;二是给员工设定的绩效目标要非常清晰。什
阿里巴巴16字管理真言~
目标清晰
首先是“目标清晰”。
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其实很多人设定的目标都是假的,根本就不清晰。
目标清晰有两层含义,一是团队的目标要非常清晰;二是给员工设定的绩效目标要非常清晰。什么叫清晰?能量化才叫清晰。
在我早年工作的时候,整个安全行业里都有一种说法,安全的工作似乎是根本没法量化的。我们会做很多事情,但是什么时候攻击会发生仍然是难以捉摸的。在当年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难解的问题,无法量化也导致我们的很多工作老板看不到效果,曾经也很痛苦。
但是现在看起来,安全工作还是可以量化的,我们必须为最后的结果 — 漏洞和安全事件 — 负责。以这样的关键指标,去驱动我们做所有的产品、解决方案、运营体系和技术创新。
阿里技术保障部的关键指标,定义的很有道理。振飞在给我们谈工作思路的时候,讲到他当年定的这个指标,就是找到这个最核心的要素:当订单或交易量下降10%时,影响的分钟数(没记错的话,大概是这么个意思)。然后通过这个指标,去撬动所有人、所有部门做事情,包括其他部门的人。
所有的工作一定有最关键的地方,一定是可以量化的。如果量化不了,要么说明不够关键,没抓住要害,要么说明没想清楚。
同样的,我相信大多数员工的绩效目标设定的都是不够清晰的,很多人的目标都是定性而非定量。比如目标是“做了什么事情”,没有一个定量的考核标准,这种都存在问题,要么有很大水分想蒙混过关,要么就是忙错方向到最后不解决问题。对员工伤害最大的是,到最后都没法证明他的业绩做的比别人好。
其实一个简单的问题就能判断出员工的绩效目标设定是否清晰:员工是否知道当他做了什么之后,“一定”能够得到“超出期望”的评价或晋升?
如果回答不出来,就说明员工的绩效目标设定的不够清晰。
目标都没设定清晰,团队有力量都不一定使对了方向,所以我认为这是管理者在带团队时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职责明确
再说说“职责明确”。
职责明确指的是责任要明确到人,要有“问责制”。
有一次我和阿里云负责产品的东晖一起开会,东晖在谈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很犀利的讲了一句“如果你知道年底的时候这个事情没做到谁会被打3.25(不及格),你可能就知道要去找谁了”。
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有人对此负责,不应该存在灰色地带。这个问责一定是聚焦的,不能是问责两个人,只能是一个人。一旦有两个人对此负责,到最后就会搞不清楚到底谁负责,就会存在灰色地带。这里不是说每个KPI只能有一个人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共同背一个KPI是常有的,特别是在目标分解之后。这里说的是一件事情到最后一定有一个人为此负总责,如果要杀头,第一个杀他。
我认为组织架构如何设立是非常有讲究的,这不是过家家一般我和你关系好就封你个官当当。组织架构设立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建立“问责制”。如果对一件事情很重视,就应该在组织架构里体现出来,设立单独的部门和清晰的汇报关系,这才叫真正的重视。
职责明确就是为每件事情找到一个可以杀头的人,如果找不到,说明职责不够明确。
赏罚分明
当明确了职责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赏罚分明”,该杀的人要能杀的掉。
不要以为赏罚分明是很容易做到的,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会非常的艰难。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至少是要开过员工的,从来没开过人的谈不上合格的管理者。在这一点上,我甚至有时候会觉得阿里的绩效管理工具还是过于柔和了。
护短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不要看很多YY小说里主人公非常霸道的护短行为,就有样学样的以为这样做了下属一定会感激你。护短的后果就是是非不分,会让员工看到公司的体制是不公平的,是在任人唯亲。
所以哪怕是再亲近的人,该杀的时候也决不手软(试问如果是一个跟了你很多年共患难过的兄弟,狠得心下手吗?)。反过来,哪怕是平时再不喜欢的人,只要真的做出了成绩,就一定要重赏。能做到这点的体制一定是透明的,一定是基于“目标清晰”和“职责明确”来的,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一眼就清楚。
有一次我给了一位很优秀也很努力的员工3.25,事后我跟他说:“此前你的工作确实很努力也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从结果来看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只能给你3.25。你现在刚开始带团队,你以后也必须以这样的标准去评判你的下属。”
在一个成熟的公司里,不应该存在“不看功劳看苦劳”的事情,一切应该以结果为导向。同样的也不应该去搞什么小团伙,不应该讲“谁是谁的人”,私交可以有亲疏,工作却不能讲交情。做公司不是为了让谁开心,而是为了把事情做成。
超越伯乐
最后,事情是人做出来的,没人的话就别YY要去做一番何等伟大的事业了。所以我把“超越伯乐”放到了十六字真言的最后一句。
大家应该都听过乔布斯对于“只招一流人才”的论述,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一流的人才都来了,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但我想补充的是,吸引一流人才的能力本身就是管理能力的一种体现。很多时候光靠薪水是吸引不来一流人才的,一流的人才去哪里都能拿到高薪。
前些时我一位老朋友跟我讲,他最佩服我的是在不同时期我都总是能吸引到一批最优秀的人到团队里,当年读大学时建立的安全组织“幻影”如此,后来阿里也如此,问我是怎么做到的?
我首先是很骄傲的脸红了一下,然后琢磨了一会儿,回答他:“首先得自己有一个很大的梦想,然后让其他人相信这个梦想。”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答案。
管理者要善于做伯乐,要知人善用,把合适的人摁在合适的位置上。团队的血液要流动起来,不能一成不变。
“超越伯乐”实际上是阿里最新价值观的最后一条,它还指对于人才要有培养,帮助人才成长。对于管理者来说,要善于利用“管理杠杆”,把自己的D(直接汇报的下属)培养起来,让他们能独当一面,好过自己累死。把自己累死的管理者一定不是成功的管理者。
“目标清晰,职责明确,赏罚分明,超越伯乐”是我总结出来的管理者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做不到的话在组织内部或多或少会存在些问题,在此之上再去谈业务能力。如果一些创业者能够从一开始就明白并做到这些,我想创业的成功率可能会大很多吧。
未管人,管理学爱好者聚集地,经管学习资源分享平台。主要分享管理学考研备考、管理学经典理论、管理前沿思想,管理学经典书籍,管理大咖演讲等知识!欢迎加微信:yehelin888交流!更多管理学资讯关注网站(http://www.yehelin.com)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华为CFO、任正非女儿孟晚舟被美加逮捕!华为CFO孟晚舟事件的100句话
华为CFO孟晚舟事件的100句话1、 孟晚舟的父亲是任正非。2、 孟晚舟随母姓,中途改的姓,名字是她16岁自己改的。3、 孟晚舟是任正非的大女儿,任正非第一任夫人所生。4、 孟晚舟的父亲任正非一共结婚三次,最近在出席巴黎名媛的是最小的女儿Annebel Yao。5、 任正非第一任妻子为孟军,为原四川省副省长孟东波之女,女儿孟晚舟,儿子任平。 第二任妻子为姚玲,育有一女Annabel Yao。 现任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的魅力,让你想要与之接近,倾诉心中的秘密?一个人从表到里,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外貌,能力,脾气,品格,品性。对应的品质同样是五个层次:颜值,才华,性格,善良,人品。细细品味,这五个层次,既是身处世间的识人之法,也是涵养内心的修行之途。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这大概是那条完整的路径。始于颜值爱美之心滴滴出刀,人人翻车,京东裁员,互联网寒冬几时休?
前言:当潮水退去,你终于发现所有人都在裸泳!人人车要破产?近日有网友曝出人人车员工欠薪,多地站点关闭,昔日独角兽画风突变引起众人争议!有员工对媒体表示,“没有领导出来说话,不说赔偿,不谈工资,就喊辞职,现在我连员工系统都已经登不上去,1月和2月的工资都还没发给我们呢!”虽然人人车作出回应,表示经营正常,此次为战略转型。当然一般做不下去的时候,肯定就是转型了,再不就是结构性调整嘛!但网友们的眼睛非常比裁员更逼死人的,是可怕的职场偏见
来源丨人事人订阅号(renshirendyh)作者丨陈澄澄在微博上有个话题,叫做看不见的偏见。《职来职往》的主持人李响说过一段话:在职场上,刻板印象无处不在。比如“实习生就是打杂的”、“90后动不动就辞职”、“中年女领导都很奇葩”、“已婚未育的女性就是来骗产假的。”说实话,这还是一些比较普遍的偏见,除此外还有一些诸如相貌偏见、性格偏见的,往往是隐形而无处不在。01“90后动不动就辞职”朋友阿心是个
文章评论
评论加载中...
|